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和创新精神,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当前主流开发工具,具有较强的数学建模、算法设计与分析编程等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时具有突出的数学优势,具备网络科技创新的能力与素质。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统计、运筹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数值分析、计算机图形学、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报考数学、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专业目前已经与美国(上州)南卡大学签定了本科2+2交换生培养及研究生选送等协议。学生就业时可选择与数学、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IT、金融、教育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网络维护等工作。
培养特色:本专业为校级特色建设专业。注重将数学思维优势与信息时代的创业机会相融合。培养的学生数学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就业薪资水平较高。近三年学生承担国家级、省级创新课题4项,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2篇,学生发表高水平的论文数量居全省同类专业前列。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各种基础与应用能力竞赛优势明显,以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例,近三年获金奖4项,银奖10项。专业安排了“IT技术联盟——建模与程序开发设计竞赛——综合课程设计——企业实训”等四年不断线的素质拓展教学环节。实施了校企联合的实训教学体系,专业与多家IT企业建立了联合培养机制,达到了师资、技术、软硬件环境的共享与实训课程学分互认。通过校企合作,学生的职业能力与毕业薪资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毕业生供职于国家电网、达内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印孚瑟斯技术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与公司,薪资水平居全校各专业前列。
应用统计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良好的数学基础和统计学基础理论,具有较宽的社会与经济领域知识面,动手能力强、思想道德素质高,能在社会、经济、金融、保险、IT、科技以及政府机关等部门从事统计调查、数据分析、风险决策、信息管理等研究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统计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统计学、概率论、数理统计、抽样调查、实验设计与分析、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应用回归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统计软件、数据挖掘、金融市场分析等。设置经济管理统计和数据分析两个专业方向。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报考国内外高校或研究所的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方向的研究生继续深造,或报考本专业与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合作办学2+2项目。可在企事业单位和经济、金融、保险、IT及科技等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
培养特色:当今互联网时代对数据分析人才需求非常强烈,本专业以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统计建模大赛和专业实习为载体,强化实际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近四年来学生获全国统计建模和浙江省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等竞赛奖项名列省内高校前茅;多名学生考取北京工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辽宁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高校的统计学、金融学硕士;有学生供职于美国辉瑞中国公司、华院数据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杭州斯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纳斯达克上市)等知名大公司;2013、2014年本专业都有20%的毕业生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各大银行,学生就业前景广阔,就业层次普遍较高。
应用化学专业
培养目标:掌握扎实的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注重理论与实践、分析与综合、继承与创新的结合,厚基础、宽口径和综合素质培养。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具有坚实应用化学理论基础,能够从事应用化学及相关专业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管理及技术培养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现代仪器分析、高分子化学及物理、高分子材料加工与技术、有机合成、化工原理、林产品加工利用、精细化学品及应用、林产品检验等和上述课程有关的实验课程。
就业方向:在科研机构、商品检验、化工、仪器、环保、医药、外贸、海关、质检、食品行业、能源、建材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检验、环境监控和技术监督等方面的工作。毕业生也可报考国内外高校或研究所的功能材料、生物化工、药物化学等方向的研究生继续深造。
培养特色:本专业设有省级生物质材料利用重点实验室。近年来采取多种举措强化特色人才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美国拉玛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台湾静宜大学等高校进行3+2学分互认联合培养、交换生培养等,与浙江省质检局、环保局、传化化工、华特化工等十余家企事业单位签定了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协议。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表现突出,约三成学生在省大学生化学竞赛、挑战杯等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毕业生专业素质能力得到广泛认可。研究生录取率居全校前列,其中2010届考研录取率达23%,其中有多人考入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中科院、中国林科院、浙江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国内外名校名所